千城小说网>穿越历史>落魄太子回家记 > 第二十三章 夜谈
    前朝后期,社稷陵夷,地方豪杰并起,大者窃据称尊,小者连数城邑,皆恣为残虐,糜弊生民,是以天下大乱,李蜚深知地方势力乃是王朝一统,肇基永固的最大弊害毒瘤,一心势要涤荡乾坤,重铸山河。

    在其称帝后二十年,着手削除地方豪强势力,世家大族更是首当其冲,期间急流勇退者有之,连根拔除的亦是不缺,弓藏高陇,鼎没山泽,后期庙堂之上,显达之士多出寒门悴族,皆是后起之秀。

    李九归对前朝之事都是查看史料得知,但许多前朝史料在陈朝国破之时被付之一炬,大兴建国后,又因许多文豪巨擘避世而居,是以宫中收录的文史书籍大多缺纸少页,参差不齐,再加上李帝有意打压,是以对二十年前的旧事知之甚少。

    西川虽然在地处边缘南陲,但段氏在前陈也是西川大族,尽管二十年前避乱远迁,但段小川从小耳濡目染,加之身边还有个卷不释手,心向天下的段珞珞整日念叨熏陶,是以对很多遗闻旧事比朝中史官还要知之甚详。

    段小川思索了片刻后道,“前朝确有一姓谢的大族,世代簪缨,踞守冀州。”

    “冀州谢氏?晋中侯谢稷安?”李九归皱眉道,“听说他已年近八旬,早已不问世事,在晋中颐养天年。”

    “确是晋中侯一脉,”段小川点头,“前朝垒代簪缨之族共有两家,一是陇西符后一族,第二家便是冀州龙城谢氏,他们都是前陈武帝时期为了防患北方匈奴戎狄,应势而起的将门。”

    “符氏如何,不用多说。”段小川道。

    三年前符氏家主符国公逝世,虽然对外宣称是病逝,但李九归心知肚明,符国公是被先帝鸩杀的,当日李蜚将李九归留在了乾坤殿的偏阁内,一墙之隔就是李帝和符国公。

    李九归望向段小川,段小川的目光与李九归相触,片刻后避了开去,李九归长眉微拧,只听段小川接着道,“谢氏当年也是有机会逐鹿天下的,冀州龙城乃天下闻名的坚城,又带甲十万之众,均是北却匈奴的勇武猛卒。”

    段小川声音低沉和缓,带着浓浓的沉重和沧桑,“民卒流亡兮共哀悲,烟尘蔽野兮胡虏盛……”

    “是时,天下群雄并起,生灵涂炭,北面匈奴也趁机南下掠夺侵袭,谢稷安为守谢家百年前与陈武帝的勒石祖训,谢氏子弟倾巢而出,一直在雁门前线与匈奴鏖战周旋,族中子弟几乎死伤殆尽,但依旧寸步不让。”段小川顿了顿,叹道,“符宿也就是那时候单枪匹马,转战千里,只身前往北疆应援的。”

    “即使后来退守龙城,谢稷安也誓死扞卫绝不投降,致使匈奴围城三月却不得门入,最后只能绕过龙城,劫掠一番后退出北疆。”

    “当日我在乾坤殿复盘龙城一役时,父皇也曾提起过谢氏的勒石祖训,‘谢氏不死,烽火不灭,驱逐胡虏,永佑北疆,’短短十六字,当时父皇只是略略一说,没想却是如此惊心动魄。”李九归低声道,眼前似乎可以看到百年前,陈武帝雄才伟略,为攘夷辟境深谋远虑,遣大将戍边,铸雄城堡垒,保万世太平。

    “先贤逝以远,青史字不泯,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”时光飞逝,可只要提起,当年的金戈铁马,鼓角烽火依旧仿若昨日般历历在目。

    段小川接道,“后来等匈奴退出北境,回头再看时,天下大势已尽付于先帝之手,先帝也深感谢氏大义,称帝后对谢氏一族也是多加抚恤褒赐,还曾多次下诏请谢稷安去洛邑匡扶社稷,但谢稷安都以年迈日薄西山,朝不虑夕为由拒绝了。”

    “谢氏其他子弟呢?”李九归突然道,“细细想来,竟不曾闻谢氏在朝野之中有甚宦达名流。”

    “大战之后,谢氏门庭衰微,旁支如何我也不太清楚,只听说谢稷安老来得育一子,叫谢修,先帝也曾下诏擢拔过,被谢修以‘既无伯叔,更鲜兄弟,父亲年老,需侍汤药,不敢废离’为由婉拒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都是建元初年的事情了,谢氏不愿入世也情有可原,先帝提过几次也就作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那这来邀约的匈奴王庭谢公子如果是谢氏子弟,岂不是令先祖蒙羞。”王之和道。

    “无端揣测只会自寻烦恼,”李九归道,“待我来日赴约时试探一下便知。”

    “你真要去赴约?”秦逐北道,“怎么看这约都是不怀好意。”